分红险通识:从“不卖分红”到“卖规划”的销售进阶指南
在利率下行、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分红险凭借“保本+浮动收益”的特性,成为当下财富管理市场的“网红”产品。但长期以来,分红险因“分红不确定”的标签,让许多客户望而却步。如何破解这一销售难点?中银尊享世家(2025A)终身寿险(分红型)的销售逻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三层级进阶框架”——从弱化分红到讲透分红,最终融入客户资产规划。
一、分红险销售的第一个层级:不卖分红,先讲“确定性”
(一)市场痛点:客户对“不确定”的天然抗拒
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客户对“收益确定性”的需求空前强烈。从1993年到2025年,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暴跌至0.95%,而保险预定利率也从9%降至2.5%。客户目睹了存款、理财收益的“跌跌不休”,对“保本”的渴望远超以往。此时若直接推销“分红不确定”的保险产品,无异于“自揭短板”。
中银尊享世家的销售策略是:先锚定“确定性”,用“保本+固定收益”建立信任。产品明确标注“顶格1.75%预定利率”,最快第五年现价超过所交总保费,现金价值写入合同,终身复利增长。这些“硬指标”让客户直观感受到:“即便没有分红,这份保单也能稳稳守住本金,甚至跑赢通胀。”
(二)数据支撑:用历史对比强化“保本”优势
销售中,可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强化说服力:
1.存款利率VS保险预定利率:1993年一年期存款利率10.98%时,保险预定利率9%;2025年存款利率0.95%时,保险预定利率仍有2.5%。历史证明,保险利率具有“长期锁定、抗周期”的特性,是抵御利率下行的“安全垫”。
2.现金价值增长表:以0岁男性趸交100万元为例,保单第5年现价96万元(接近保费),第29年现价151万元(翻1.5倍),第61年现价250万元(翻2.5倍)。这些数据直观展示:“时间越长,保本+复利的优势越明显。”
(三)话术逻辑:用“类比法”降低理解门槛
面对客户对“分红”的疑虑,代理人可弱化分红,转而强调产品的“类固收”属性:“您看,这笔钱就像存在一个‘保本账户’里,每年按1.75%复利增值,第五年就能回本。至于分红,是‘额外惊喜’——有,更好;没有,也不影响您的本金安全。”通过这一层级的销售,客户的核心疑虑(“本金是否安全”)被化解,为后续讲解分红打下基础。
二、分红险销售的第二个层级:卖分红,讲透“浮动收益的确定性”
当客户接受“保本”后,销售需进阶到“分红”的讲解。此时的关键是:将“不确定”的分红转化为“可预期”的收益,用公司实力与历史数据建立信心。
(一)分红险的本质:“固收+”的财富管理工具
分红险的核心是“固定收益+浮动收益”的组合:固定收益(1.75%预定利率)写入合同,浮动收益(红利)来自保险公司经营盈余的70%以上分配。这种结构既避免了纯固收产品“收益天花板低”的问题,又规避了纯权益类产品“本金亏损”的风险,是典型的“进可攻、退可守”工具。
(二)讲清分红的“三大确定性”
客户对分红的质疑集中在“不确定”,销售需针对性拆解:
1.分红的强制性:根据《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保险公司若有可分配盈余,必须将不低于70%的部分分配给保单持有人。这意味着:只要公司盈利,客户就能“分蛋糕”。
2.分红的稳定性:保险公司需提取“分红特别储备”,用于平滑分红波动。若某年盈利丰厚,超额部分会存入特别储备;若某年盈利不足,则从储备中提取补足,确保分红“不落空”。中银尊享世家作为中银三星的旗舰产品,近三年平均财务投资收益率4.62%,综合投资收益率4.5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为稳定分红提供了坚实基础。
3.分红的可见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每年披露“分红实现率”(实际分红/演示分红)。中银三星2020-2024年平均分红实现率114.92%,2025年限高后仍达53.23%(按顶格3.2%演示),用数据证明:“我们的分红不是‘画饼’,而是‘说到做到’。”
(三)客户画像:谁需要“浮动收益”?
分红的核心客群是“想参与多元配置,但不愿承担本金风险”的客户。他们可能是中小企业主(闲置资金需保值增值)、退休人士(补充养老收入),或稳健型投资者(厌恶波动,但希望跑赢通胀)。针对这类客户,销售需强调:“分红不是‘额外奖励’,而是‘参与经济增长的门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优质资产(如新能源、绿色产业)获取收益,客户共享这份红利。”
(四)话术示例:用“投资思维”替代“保险思维”
代理人可将分红险类比为“绩优股票”:“您买股票是希望股价涨+分红,买保险是‘股价必涨(保本)+分红可期’。中银三星就像一只‘绩优蓝筹股’——有中国银行背书,投资能力行业前20%,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超4.5%,这样的‘股票’,您愿意持有吗?”
通过这一层级的销售,客户从“抗拒浮动”转向“认可浮动”,为最终融入资产规划埋下伏笔。
三、分红险销售的第三个层级:卖规划,融入客户财富蓝图
当客户理解分红的逻辑后,销售需进阶到“规划”层面——将分红险与客户的长期目标(养老、传承、教育)结合,成为其财富管理方案的“核心组件”。
(一)宏观视角:低利率时代的财富管理逻辑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低增长、低利率”周期,传统单一资产配置(如存款、房产)已难以满足需求。客户需要“跨周期、多资产”的组合:
•固收类(国债、大额存单):锁定短期收益,但长期跑输通胀;
•权益类(股票、基金):收益弹性大,但波动风险高;
•保险类(分红险、年金险):保本+浮动+长期锁利,完美填补“中间地带”。
中银尊享世家的优势在于:既能作为“安全垫”对冲市场波动,又能通过分红分享经济复苏红利,是家庭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二)场景化需求:用SPIN挖掘客户痛点
销售需结合客户的人生阶段,用SPIN(背景-难点-暗示-需求)提问法,将产品融入其具体需求:
•养老规划:“您计划60岁退休,现在每年存20万,连续存5年,60岁时保单现价约150万,加上每年分红,每月能多领1.5万,这比单纯靠社保更踏实。”
•财富传承:“这笔钱写进合同,指定受益人,避免继承纠纷;现金价值终身增长,传给子女时还能复利增值,比房产更灵活。”
•教育金储备:“孩子10年后上大学,现在存100万,第10年现价约120万,加上分红,足够覆盖学费和生活费,还能留一笔创业启动金。”
(三)数据验证:用IRR(内部收益率)证明长期价值
以0岁男性趸交100万为例,保单第60年(被保险人100岁)时,现金价值+累积红利约419.67万元,IRR(复利)达3.0%。这意味着:长期持有,分红险的综合收益可稳定在3%左右,跑赢多数银行长期存款和大额存单。
(四)话术示例:从“产品”到“方案”的升华
代理人可总结:“分红险不是孤立的金融产品,而是您财富规划的一部分。它像一棵‘会结果的树’——树根是保本的现金价值(稳),树枝是分红的浮动收益(活),果实是传承、养老等长期目标(久)。现在种下这棵树,未来20年、30年,它会给您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通过这一层级的销售,客户不再将分红险视为“单一产品”,而是“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成交率与客户满意度将大幅提升。
结语:分红险的终极价值——“确定性中的可能性”
在利率下行、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分红险的核心价值在于:用“确定性”的保本锁定风险,用“可能性”的分红拥抱增长。中银尊享世家(2025A)终身寿险(分红型)凭借“顶格预定利率+中银系投资实力+稳定分红机制”,成为当前市场的“稀缺品”。
对代理人而言,销售分红险的关键不是“卖产品”,而是“卖逻辑”——从“不卖分红”建立信任,到“卖分红”传递价值,最终“卖规划”融入客户人生。当客户理解“分红不是不确定的风险,而是可预期的收益”时,分红险将不再是“销售的难题”,而是“财富的答案”。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