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发经济新图景:政策、市场与服务的三重变革
一、政策加码: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2025年4月,中国银发经济迎来政策密集落地期。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将养老领域细化为三大任务:优化养老食品供给、提升银发服务能力、引导健康产业多元发展。这一政策指向明确——通过供给侧改革,撬动老年消费潜力。例如,针对老年群体健康需求,推动营养食品、适老化产品创新,同时强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医疗、护理功能,形成“产品+服务”的闭环生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调整则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标志着养老资金配置进入“大类资产统筹”时代。这一改革不仅简化了保险机构的投资流程,更通过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效率,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注入灵活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已达2.4万亿元,全国统筹制度覆盖人群突破10.7亿人,政策与市场的协同效应初显。
二、地方实践:因地制宜探索养老金融创新
在中央政策框架下,地方层面呈现差异化探索。湖南省率先实现个人养老金制度全省覆盖,明确缴费上限1.2万元/年,允许税前扣除并给予3%的领取税率优惠。这一政策精准锁定中高收入群体,通过“税收减免+产品扩容”(85款指数基金纳入投资范围)双向激励,截至一季度末,湖南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数已超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青岛市则聚焦企业年金扩容,放宽民营、外资企业建立年金的准入条件。通过简化备案流程、强化税收优惠,推动企业年金覆盖率提升至38%,高于全国均值10个百分点。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更通过“企业缴费+个人缴费”的双轨模式,构建起补充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
三、市场创新:金融与科技双轮驱动养老生态
金融机构正以“保险+服务”模式重塑养老金融生态。平安人寿推出的“添平安”解决方案,整合医疗、健康、养老全周期服务,通过“平安启承”等六大模块,实现从风险保障到资源对接的闭环。例如,其“康养小站”嵌入智能健康检测设备,为老年客户提供血压、血糖等实时监测,同步连接家庭医生服务,形成“保险保障-健康干预-养老社区”链条。
资本市场同样涌现新机遇。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规模首破百亿,其中指数基金Y份额一季度增幅达275%,兴全安泰、华夏养老等FOF产品占据主流。这一现象折射出两大趋势:一是投资者偏好从单一储蓄转向多元化配置;二是监管层推动宽基指数、红利低波类产品入市,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工具箱。浦发银行打造的“康养小站”则通过“硬件改造+服务升级”抢占市场,其示范型养老金融工作室已落地杭州,集成智能设备与金融宣教功能,实现“服务多做一步,老人少跑一趟”。
四、挑战与展望:破解供需错配与可持续难题
尽管银发经济热度攀升,深层矛盾仍待破解。一方面,养老金替代率长期低于国际警戒线(55%),需通过个人养老金、商业保险等渠道补充;另一方面,养老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目标日期型、目标风险型产品占比不足20%,难以满足差异化需求。此外,企业年金覆盖率不足(全国仅38%企业建立)制约第二支柱发展,亟需政策进一步倾斜。
未来,银发经济需向“精准化、科技化、可持续化”升级:
精准供给: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发护理保险产品,探索“保险+照护”联动模式;
科技赋能:推广智能穿戴设备与养老大数据平台,实现健康风险预警与远程服务;
生态共建:推动“政府-险企-医疗机构”数据互通,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
结语
从政策顶层设计到地方创新实践,从保险产品迭代到科技赋能服务,中国银发经济正经历结构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2.8亿老年人的福祉,更是推动“银发经济”从负担向动能转化的关键战役。正如湖南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税收优惠+产品扩容”组合拳所揭示的:唯有通过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共振,才能实现“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的跨越。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