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必威外围网址 > 营销工具 > PPT模板

中秋节安全教育心理交通居家PPT模板23页.pptx

  • 更新时间:2025-09-11
  • 资料大小:39.2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欢度中秋 安全永相伴——中小学中秋节安全教育全攻略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中秋至。团圆,是这个节日最温暖的底色:家人围坐赏明月、品月饼,孩子们提着灯笼嬉笑玩耍……然而,在享受节日温馨的同时,安全隐患也可能悄然潜伏。从防溺水到交通安全,从心理健康到饮食安全,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一、防溺水:生命之痛,不容侥幸中秋时节,天气虽渐转凉,但南方部分地区仍余暑未消,江河湖海、池塘水库仍是孩子们游玩的"危险诱惑"。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因溺水死亡,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50%,而中秋前后正是儿童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一)家长"4":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预防溺水,家长的监护责任是核心。教育部强调,家长需做到"4":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知去向":明确孩子外出的具体地点,避免"大概在小区玩"等模糊表述;"知同伴":了解孩子与谁同行,提醒结伴时的安全责任;"知内容":清楚孩子的活动内容,如"去公园散步""河边捞鱼"需区别对待;"知归时":约定返家时间,避免因贪玩拖延导致家长无法及时寻找。

(二)学生"6":严守安全红线孩子们需牢记防溺水"6"原则,将安全意识刻入日常行为:1.不私自下河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案例警示2024年中秋前,某乡镇两名初中生相约到河边捉鱼,其中一人因岸边湿滑滑入深水区,另一人试图救援反被拖拽,最终两人均不幸溺亡。事后调查发现,两人均未告知家长外出,且选择的河段无任何安全标识。

特别提醒:若发现他人溺水,切勿盲目下水!应立即呼救,或用长杆、衣物、救生圈等工具施救,并拨打110120报警。

二、交通安全:规则为尺,守护平安中秋假期,探亲访友、短途出游增多,道路上的车流量大幅增加。据统计,假期首日及最后一日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较平日上升30%,其中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多与"随意横穿马路""骑行违规"等行为相关。

(一)步行:专注是最好的"防护盾"过马路时,孩子们需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停:在斑马线或安全岛处停下,远离机动车道;看:左右观察来往车辆,注意避让转弯车辆(司机存在视觉盲区);通过:快速通过,不追逐打闹、不低头看手机。误区纠正:部分孩子认为"车少就能闯红灯",但数据显示,夜间或清晨车流量小的时段,事故致死率反而更高——司机反应时间更长,行人更易因疏忽被撞。

(二)骑行:年龄限制是"硬杠杠"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未成年人骑行需严格遵守年龄规定:未满12周岁:不得骑行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得骑行电动自行车上路;未满18周岁:不得驾驶摩托车。安全贴士:骑行时需佩戴头盔(家长和孩子都要戴!),不载人、不逆行、不抢道;家长应为孩子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头盔(有3C认证),并调整至合适尺寸。

(三)乘车:细节决定生死乘坐私家车时,无论前排后排都需系好安全带;乘坐公交车、地铁时,要站稳扶好,避免在车厢内奔跑、攀爬座椅。危险行为警示:将头、手伸出车窗外是典型的"致命玩笑"——高速行驶中,一颗小石子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下车时,需等车辆完全停稳后再开门,防止"开车门杀"(突然开门撞倒后方行人或车辆)。

三、心理健康:情绪护航,温暖过节中秋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部分孩子可能因"不能回老家""父母加班""学业压力"产生失落、焦虑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节日期间的情绪波动若未及时疏导,可能引发失眠、厌学甚至抑郁倾向。

(一)规律作息:稳定情绪的"定盘星"假期是调整作息的好时机,但需避免"报复性熬夜"(如凌晨入睡、中午起床)。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假期时间表:上午8:00-9:00起床,保证每天9-10小时睡眠;下午安排1-2小时学习(完成作业、阅读),避免"疯玩"导致节后"学习困难症";晚上9:30前入睡,保持与上学一致的生物钟。

(二)亲子互动:沟通是最好的"解压阀"家长需放下手机,每天至少留出1小时与孩子面对面交流:聊聊孩子的兴趣(如"最近喜欢的动画片/游戏"),而非只关注成绩;分享自己的童年中秋回忆(如"妈妈小时候中秋要帮奶奶做月饼"),拉近距离;鼓励孩子表达烦恼(如"如果和朋友吵架了,你会怎么处理?"),给予理解而非批评。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需通过视频通话、亲友陪伴等方式弥补亲情缺失,避免因"孤独感"引发心理问题。

(三)网络使用:虚拟世界的"边界感"假期中,部分孩子沉迷手机、网络,导致情绪烦躁、现实社交退缩。家长需引导孩子:设定"屏幕时间"(如每天手机使用不超过2小时);避免接触暴力、恐怖、低俗内容;鼓励参与户外活动(如赏月、踢球、做手工),用真实体验替代虚拟刺激。

四、居家安全:细节防护,防患未然中秋假期,许多家庭会选择居家团聚,但厨房用火、电器操作、阳台防护等细节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事故。据统计,假期家庭火灾中,30%与燃气泄漏、电器短路有关;儿童坠楼事件中,70%发生在阳台或窗台。

(一)监护到位:别让"一时疏忽"酿悲剧家长切勿将低龄儿童(尤其是3-6岁)单独留在家中。即使孩子已懂事,也需明确告知:"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触碰厨房的燃气灶"

(二)防火防电:家庭安全的"双保险"燃气安全:使用燃气后关闭阀门,定期检查软管是否老化;若闻到"臭鸡蛋味"(燃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切勿开灯、打电话或使用明火。用电安全:不私拉电线,不超负荷使用插座;定期检查电器(如电扇、空调)是否发热异常;教育孩子不要用金属物体插插座(如铁钉、钥匙)。

(三)高空防护:阳台窗台的"安全锁"阳台、窗台安装防护栏(高度不低于1.1米,栏杆间距不超过0.11米);收走窗台边的椅子、花盆等可攀爬物品;教育孩子"不能向楼下扔东西"(即使是纸团,也可能砸伤行人)。(四)危险物品:家里的"隐形炸弹"将药品(如降压药、退烧药)、清洁剂(如84消毒液、洁厕灵)、刀具(水果刀、指甲剪)等危险物品锁入抽屉或高处柜子;打火机、火柴等火源需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五、娱乐安全:快乐有度,远离风险中秋假期,孩子们可能参与游乐园、电影院、网吧等活动,但娱乐场所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2024年中秋期间,某网红蹦床公园因安全绳断裂导致2名儿童骨折;某网吧因接纳未成年人引发家长投诉……娱乐安全,需从"选择"开始。

(一)场所选择:避开"危险地带"不去网吧、酒吧、KTV等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场所;游乐园游玩时,选择资质齐全、设施定期检修的正规场馆(查看"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寺庙、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需牵好孩子的手,避免走散。

(二)网络社交:隐私保护的"防护墙"不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学校信息等;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拒绝"线下见面"邀请;遇到"借钱""求助"等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核实。

(三)文明娱乐:健康成长的"必修课"看电影、玩游戏时遵守秩序,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远离暴力游戏、赌博机、低俗直播等不良内容;参与传统活动(如猜灯谜、做月饼)时,尊重习俗,与同伴友好互动。

六、森林防火:绿水青山,共同守护中秋正值秋季防火关键期,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山林中的枯枝落叶极易燃烧。一旦引发森林火灾,不仅会造成生态破坏,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一)防火意识:从"我知道""我做到"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无数动植物的家园。家长们需通过故事、视频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森林是我家,防火靠大家"的理念,让孩子明白:一根未熄灭的烟头、一个随意丢弃的红包壳,都可能引发一场大火。

(二)林区行为:严守"十不准"进山入林时,需遵守以下规定:1.不携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2.不在林区吸烟、野炊、烧烤;3.不燃放烟花爆竹、孔明灯;4.不烧荒、烧秸秆、烧田埂草;5.不在林区烧纸、焚香祭祀;6.不破坏森林防火宣传牌、监控设备;7.不在林区边缘放风筝、孔明灯;8.不让未成年人单独进入林区;9.不隐瞒火情,发现烟雾立即报告;10.不阻碍森林消防人员执行任务。

(三)火警电话:关键时刻的"救命符"若发现森林火情,需立即拨打"12119"(全国森林火警专用电话),报警时需清晰说明: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如"XXXXXX");火势大小(如"冒烟""有小火苗""已蔓延成片");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消防人员确认信息)。法律警示:根据《森林防火条例》,违规野外用火可处200-3000元罚款;造成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失火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七、饮食安全:舌尖美味,健康为先中秋家宴、月饼、螃蟹……美食虽多,却也暗藏风险。据统计,节日期间因饮食不当引发的腹泻、呕吐等病例较平日增加50%,其中"暴饮暴食""误食有毒食物"是主因。

(一)家庭备餐:卫生是第一准则食材选择:购买新鲜蔬菜、肉类,避免"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加工处理:生熟分开(切生肉的刀和砧板不用于切水果),食物彻底煮熟(尤其是海鲜、肉类);存储保存:剩菜及时冷藏(不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月饼等高糖高脂食品需适量(建议每天不超过1块)。

(二)外出就餐:"三查"保安全查资质:选择悬挂《食品经营许可证》、环境整洁的餐厅;查菜品:避免生食(如刺身、沙拉)、未煮熟的海鲜(如醉虾、醉蟹);查餐具:用开水冲洗餐具,或要求餐厅提供消毒后的餐具。

(三)特殊人群:警惕"美食陷阱"儿童:避免食用整颗坚果(如花生、瓜子)、果冻(易呛入气管),月饼选择低糖款;老人:控制高油高糖食物(如月饼、肥肉),适量食用新鲜水果;过敏体质者:提前告知餐厅过敏源(如海鲜、芒果),避免误食。

(四)应急处理:冷静应对食物中毒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保留剩余食物、包装、呕吐物(用于检测);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12315)举报,避免更多人受害。结语:安全是最珍贵的团圆礼中秋的意义,不仅在于月圆人圆,更在于平平安安。每一次"注意安全"的叮嘱,每一项规则的遵守,都是对家人最深的牵挂。愿孩子们在欢度节日的同时,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愿每个家庭都能远离风险,在团圆的温馨中,共赏明月,共享幸福。

上一条: 蓝色时间管理PPT模板23页.pptx 下一条: 没有了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中秋节安全教育心理交通居家PPT模板23页.pptx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