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必威外围网址 > 营销技巧 > 营销话术

2025分红型增额寿销售认知客户需求保险优势营销逻辑提升17页.pptx

  • 更新时间:2025-08-18
  • 资料大小:68.1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分红增额寿险销售破局:从"卖产品""卖中长期规划"的认知跃迁

在利率下行、资管新规落地、房产投资属性弱化的三重背景下,中国家庭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财富管理认知革命。央行2025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超60%的居民将"中长期稳健增值"列为家庭资产配置的首要目标,但仅有12%的受访者表示"有合适的工具实现这一需求"。这组数据背后,藏着保险行业的新机遇——分红型增额寿险,正以其"高保值+确定性"的特性,成为家庭中长期规划的"刚需工具"

 

一、认知重构:分红增额寿险的本质是"中长期规划工具"

在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理财经理李娜正与客户王总进行一场关键对话。王总手持刚到期的3年期大额存单,看着1.25%的年利率皱眉:"钱放银行越存越贬值,股票基金又不敢碰,到底该往哪儿放?"李娜没有急着推销产品,而是打开一张"家庭中长期规划要素对照表""王总,您提到的保值、安全、抗通胀,其实对应着三个核心需求——收益不低于存款、锁定长期收益、跑赢通胀。市场上能同时满足这三点的工具,分红增额寿险或许是首选。"

 

1. 客户需求的本质:缺的不是钱,是"长期高保值工具"

 

中国家庭的可投资资产已突破270万亿元(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但多数家庭的资产配置仍停留在"短期投机+长期空转"的误区:要么追逐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如股票、虚拟货币),要么将钱锁在低息账户(如活期存款、短期理财)。真正的中长期规划需求——子女教育金、养老储备、财富传承——往往因"没有合适的工具"被搁置。

 

分红增额寿险的核心价值,正是填补这一空白:它通过"固定保证利率+浮动分红"的双轨设计,既锁定了终身不低于2.0%的复利(写入合同),又通过保险公司投资团队的专业运作,分享经济增长红利。这种"确定保底+弹性增值"的特性,完美匹配家庭对"长期安全+适度收益"的需求。

 

2. 国运机遇的窗口:保险是"耐心资本"的天然载体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意味着未来10年,国家将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数万亿资金。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长周期、低波动"的资本支持——银行信贷追求短期回报,股市波动难以匹配,而保险资金因其"负债久期长、资金规模大、投资风格稳健"的特性,正成为政策鼓励的"耐心资本"

 

对普通家庭而言,这意味分红增额寿险的"浮动分红"部分,将直接受益于保险资金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投资成果。某头部险企2024年投资报告显示,其分红险账户在新质生产力相关项目的投资占比已达35%,近3年平均年化收益达4.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客户购买的不仅是一份保单,更是分享国家战略发展红利的"入场券"

 

3. 保险的独特优势:用法律属性筑牢"确定性"

 

与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相比,分红增额寿险的"确定性"体现在三个维度:

 

收益确定性:保证利率写入合同(如2.0%复利),无论市场如何波动,这部分收益终身锁定;

领取确定性:可通过减保、保单贷款等方式灵活支取,满足教育、养老等阶段性资金需求;

传承确定性:指定受益人后,保险金不纳入遗产分配,避免继承纠纷,且免征个人所得税。

某律师事务所的财富传承案例显示,在涉及房产、存款、股票的复杂继承纠纷中,分红增额寿险的赔付纠纷率仅为0.3%,远低于其他资产类型的21%。这种"法律兜底"的特性,让它成为高净值家庭传承规划的"压舱石"

 

二、直面挑战:破解销售中的六大常见疑虑

尽管分红增额寿险优势显著,销售过程中仍会遇到各类客户疑虑。以下是最常见的六大场景及应对策略:

 

场景一:老客户已投保,如何二次开发?

 

某客户张姐曾购买过某公司3年期缴费的分红险,近期李娜回访时,张姐表示:"保费都交完了,暂时没需求。"李娜没有放弃,而是调出张姐的家庭资产负债表:"您看,孩子明年上大学需要50万教育金,父母70岁了,养老储备还差30万。之前买的保单每年能领2.6万,但距离目标还有缺口。公司现在有一款6年缴费的产品,年交10万,既能补充教育金,又能加速养老储备。"

 

关键策略:通过KYC(客户资产盘点)发现潜在需求,用"家庭资产负债表"量化缺口,将"二次开发"转化为"完善规划"

 

场景二:讲过但未投保的客户,如何推动决策?

 

客户王先生曾咨询过分红险,但因"收益不如固定产品"犹豫。李娜跟进时,打开手机展示最新利率:"520日起,三年期存款利率降到1.25%,五年期1.3%。监管还收紧了分红险审批,2.0%+分红的产品可能半年后就买不到了。现在投保,还能赶上最后一波高收益窗口。"

 

关键策略:用"利率下行趋势+监管政策收紧"制造紧迫感,强调"现在不买,未来可能更贵"

 

场景三:客户嫌"2.5%固定收益""2.0%分红型"好,如何说服?

 

客户李女士对比某公司2.5%的固定增额寿,认为分红型"收益低且不确定"。李娜解释:"2.5%的固定产品看似收益高,但保险公司赚再多也与您无关。而分红型的2.0%是保证的,公司还要将70%的可分配盈余分给您。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率7.9%,行业头部水平,您实际能拿到的收益可能是2.0%+2.5%=4.5%,远超固定产品。"

 

关键策略:拆解"固定收益""分红收益"的本质差异——固定收益是"单利且与公司无关",分红收益是"复利且共享公司经营成果"

 

场景四:客户嫌"还本时间长",如何回应?

 

客户陈先生担心:"钱放保单里要6年才能回本,不如存银行灵活。"李娜拿出"资金流动性对比表""5年定存提前支取只能算活期,损失90%利息;保单满5年后可减保取现,每年最多取20%,既保留大部分收益,又能应对急用。比如您6年后需要20万应急,保单减保刚好能满足,剩下的80%继续复利增值。"

 

关键策略:用"减保灵活性+收益后置优势"化解"还本慢"的顾虑,强调"长期锁定收益比短期流动更重要"

 

场景五:客户质疑"分红少",如何证明价值?

 

客户周阿姨看了演示表,觉得"累积红利才几万",不如自己炒股。李娜调出公司投资报告:"您看,我们2021-2024年平均投资收益率7.9%,行业前5%。您自己炒股,能保证每年7%以上且不亏吗?分红险是'机构投资+分散风险',去年熊市时,我们股票投资只亏了2%,但债券和另类投资收益赚了10%,整体还是正收益。您买的是'专业团队帮你投资',比自己单打独斗更稳。"

 

关键策略:用"机构投资能力+历史业绩"建立信任,对比个人投资的"高风险+低胜率"

 

三、全面爆发:从"产品销售""规划服务"的升级

分红增额寿险的销售,本质是一场"信任与专业"的双向奔赴。当销售人员跳出"卖产品"的思维,转而成为客户的"中长期规划顾问",就能打开全新的市场空间:

 

老客户转介绍:通过"家庭规划沙龙""养老社区体验日"等活动,让老客户带朋友参与,用"案例分享+互动答疑"建立信任;

高客深度经营:针对企业主、高净值客户,结合"保险金信托""家族办公室"等服务,提供"资产隔离+传承定制"的综合方案;

线上精准触达: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普及"中长期规划"知识,吸引年轻客群(如30-40岁职场人)关注。

在深圳某支公司,理财经理陈阳通过"家庭规划四步法"(梳理资产-明确需求-匹配工具-定期检视),半年内促成23单分红增额寿险,其中15单来自老客户转介绍。他的心得是:"客户不是不需要保险,而是需要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保险。当我们成为他们的'规划顾问',销售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结语:分红增额寿险的终极价值——与时间做朋友

在这个"黑天鹅"频出的时代,家庭最珍贵的财富不是账户里的数字,而是"确定的未来"。分红增额寿险的价值,不在于短期的收益高低,而在于它用"合同条款+法律属性+专业投资",为客户编织了一张"安全网":这张网或许不够华丽,但足够坚韧;它或许不能让人一夜暴富,但能让人在岁月的长河中,稳稳地接住每一个生活的重要时刻——孩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父母的生日蛋糕、退休后的第一次旅行。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所说:"真正的财富管理,是让不确定的未来变得确定。"分红增额寿险,正是这样一把钥匙——它打开的不仅是财富增值的大门,更是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确定感。

上一条: 2023赢战窗口期3.5沟通逻辑异议处理29页.pptx 下一条: 没有了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2025分红型增额寿销售认知客户需求保险优势营销逻辑提升17页.pptx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