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通缩来了?!拥抱美丽的春天通缩来了?!去年11月,大家都还在聊2023年经济要反转,如果大放水,通胀高了怎么办?结果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的CPI数据着实让人大跌眼镜:CPI降低到0.7,不升反降。因而引发了很多人的谈论,有人说,通要来了,赶紧做好准备吧;还有人说,数据还得再观望,目前整体还是通胀。你要问我怎么看,如果你说通胀高,那说明你没金融知识;如果你说在通缩,那说明你真没生活。
现在通货紧缩了?现在通货紧缩了?问题焦点在于前几天,官方公布了CPI和PPI数据:3月CPI同比增长0.7%,这一涨幅是近1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环比下跌0.3%;CPI是物价通胀指数,主要是和消费者有关;从细分品类看,基本上除了蔬菜、猪肉价格,其他的基本上都没跌问题焦点在于前几天,官方公布了CPI和PPI数据:另一个数据PPI,3月的显示PPI又同比下降了2.5%。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工业的繁荣度;如果指数上涨,就说明经济繁荣,工业品供不应求,推动了价格上涨。从数据上看,物价是下跌的,但似乎和日常的偏差有点大,毕竟,有人感觉到身边东西便宜了吗?出门逛一圈,能感觉到物价其实更贵了,连门口的麦当劳的穷鬼套餐都涨价一块了。别说涨一块钱不算涨,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这一块钱里。
现在通货紧缩了?但其实细想一下,会发现物价下跌确实也能找到部分端倪,生活里我们也能找到一些例子。比如汽车行业,降价促销去库存,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等多个品牌热门车型全系降价优惠,甚至有网友爆料说宝马3系5月底优惠完价格在17万出头。现在通货紧缩了?再比如换手机这事,我身边有几个喜欢凑热闹抢苹果新机的朋友,从2020年往后就再也没听说过有这个意向。
而且对大部分人来说,即便不凑这个热闹,也依旧没有什么换手机的冲动,据机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的手机换机时间从18个月延长至43个月,达到历史新高。我们再看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一直在低处徘徊: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大家不愿意去消费了,很多工业产品需要清库存了;难不成,我们真的面对着通货紧缩?毫无疑问,这是个“假通缩”以我的观点看,3月数据毫无疑问是“假通缩”。首先,市场上货币数量并没有减少。中国央行11日公布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人民,印钞机依然热得发烫,市场上并不缺钱。而这笔钱去哪了呢,有意思的是,我们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这几个月来涨幅非常大毫无疑问,这是个“假通缩”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基本等同于房贷,过去一年上面不断放水、不断刺激楼市,但是房地产就是起不来,大家不愿意买房,也不愿意背房贷,所以去年这个数据一直是净减少的状态。
但是今年3月,这个房贷数据不但转正了,而且一下子多出来不少,这其实也是经济回暖的一部分证明。毫无疑问,这是个“假通缩”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1、2月份春节和疫情结束的报复性消费之后,日常消费重归平淡,在1、2月需求大量释放后(尤其是房地产),3月会出现这种数据倒也正常。严格来说,3月表现出来通缩更像是其实是1、2月起猛了,眼前的黑晕。而且很多人的想法也比较怪,仅凭一个月的数据就想说是要通货紧缩了?更重要的是,感觉是大家需要调整心理预期了。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