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资产的价值和沟通技巧,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出版过一本书,叫《高龄化社会:四十岁开始探讨老年》,她认为“我现在之所以对‘老’的问题比对任何其他问题兴趣都浓厚,就因为对这个我今后就要进入的世界,所有的人都太无知了”。2023年原央行行长周小川:养老金缺口较大程度要依靠个人养老金补充中国在 2001 年进入老龄化时,人均 GDP 仅处于 4000 美元的水平,中国在追赶阶段已进入老龄化,2021年中国人均 GDP 为 1.25 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下限水平,但中国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13.5%,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 10.8%的平均水平。反观发达经济体,大部分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经济体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 GDP 大约在 1 万至 3 万美元。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中国未来 30 多年处于老龄化快速深化期。
随着 1962-1975 年第二轮婴儿潮出生人口逐渐衰老并进入生命终点,未来 30 多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快速深化。中国 2000 年进入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7%的老龄化社会,并且已于 2021 年、即用21 年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 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再 11 年后即2032 年前后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 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从发达经济体情况看,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法国用了 126 年(1864-1990 年)、英国 46 年(1929-1975 年)、德国 40 年(1932-1972 年)、日本 24年(1971-1995 年);从深度老龄化到超级老龄化,法国用了 28 年(1990-2018 年),德国用了 36 年(1972-2008 年),日本用了 11年(1995-2006 年)。
老龄化→深度老龄化,深度老龄化→超级老龄化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全球每 4 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老年人口数量将长期保持世界第一位。1964-2020 年,中国 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球老人比重从 14.8%升至 25.6%,相当于全球每 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长寿时代的特点80、90后老的时候,谁来养他们养老金制度,本质上是人口红利。目前世界范围内养活退休人的钱来自3个支柱:国家给、企业给、个人自己给。(中国特殊的孝道文化,导致还有一个子女给,但是子女养老这部分,越来越暧昧,既不稳定,许多子女也自顾不暇。)第一支柱养老(现收现付)付养老金对80后的“小明”们而言,现在每个月的工资,需要养3波人:养现在的自己,养现在的老人,以及存一部分养未来的自己。
未来30年,老年人口、老年寿命都在逐年增加,也就是说,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要养。但从2016年起,中国的出生人口就逐年递减,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能养老人的年轻人在减少。2020年,中国老年抚养比是19.7%,用平均5个年轻人交的养老金,去养一个退休的老人。这个数字在2010年是11.9%,大概8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由于建国后中国人口经过3次婴儿潮(1949年中国的人口是5.42亿人,70年里涨到了14亿人),人口红利让年轻劳动力充足,公共养老金一直运作良好。第一支柱养老金的根本是劳动人口的增长长寿时代背景下,除了“钱”以外更稀缺的是养老资源高品质养老资源,逐渐稀缺2035年:超级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30%每千名老人50张床位,需要至少2000万张床位!养老床位缺口巨大,高品质养老资源更为稀缺!
中国养老资源的三大缺口,适老化的养老社区不足,专业水平的护理人员稀缺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北美模式养老方案从全球范围看,美国作为一个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长寿经济发展的较早,而养老社区又是美国长寿经济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养老社区相关支出是很多美国老年人的一笔大额耐用消费品支出,这与中年人买房买车类似;美国的养老社区起步相对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多种服务类型的产业体系,高度适老化设计和配套老人生活的休闲、娱乐、购物等设施成为养老社区的最大亮点。
相较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子女养老专业机构提供优质服务的社区养老才是中国养老的最佳解决方案硬件功能齐全,软件服务优质的高品质医养综合体将成为中产以上阶层必备的养老工具中高净值人群的养老需求家庭结构转变(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老年人独处危机)老年人长寿化带来的医疗护理资源紧缺好的养老生活的基础是好的养老场所现在是配置养老社区的好时机吗?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养老资源的成本将越来越高,锁定养老资源最好就是现在!对于很多中产家庭。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